爸爸,我从来都没恨过你患心脏病的小靓最希望得到的节日礼物是医疗费
实习生 曹志男 文 本报记者 王志浩 摄
“我很爱我妈妈,但也从没有恨过我爸爸,虽然爸爸离开了我。我只希望爸爸能赚到钱,来支付法院判决由他承担的那部分医疗费。”杭州行知中学初二女生陈靓(化名)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像窗外操场上的同学一样开心玩耍是她的梦想,但由于母亲无力担负巨额医疗费,离异的父亲也没有个人财产,小靓的病一直拖了下来。小靓明净的大眼睛里的渴望、宽容和淡淡忧愁,让记者的心被狠狠揪了起来。 几年前,慢慢开始懂事的小靓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,但她还是觉得很幸福:“爸爸、妈妈很疼我,妈妈告诉我家里不够钱给我做手术,但我还是很快乐,因为能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西湖、去少年宫、看动画片……”病痛让小靓比其他孩子更懂事,虽然她比其他同龄人少了很多乐趣,“但和爸爸妈妈比起来,我一点都不在乎。” “幸福”却永远定格在小靓8岁的时候。那一年,爸爸妈妈离婚了。 法院把小靓判给了妈妈郑春梅,爸爸陈某每月承担抚养费两百元,并承担小靓的一半医疗费和教育费。活泼好动的小靓比以前沉默了,她不敢去参加户外活动,不敢过多参加同学间的游戏,“我要保护好自己,不能让妈妈太辛苦。”后来,父母间的一次争吵让小靓明白,已再婚的爸爸在自己抚养费和医疗费上和妈妈起了争执,“我不怪我爸爸,我只怪我自己得了这病。”17岁的小靓微笑着和记者交谈,而身旁的小靓妈妈早已潸然泪下。 2004年,小靓在浙一医院做了心脏修补手术。数万元的医疗费,让当时在超市做临时售货员的小靓妈妈费煞心思,但手术后,替别人开出租车的爸爸以没钱为由,没有还给妈妈本应由他承担的一半医疗费。 “他们上了法庭,法院进行了强制执行,但是没有找到爸爸的有效个人财产。” “孩子还需要再做一次手术。”小靓妈妈偷偷告诉记者。现在郑春梅在杭州百货大楼做临时工,经济上主要靠小靓外公、外婆的退休工资撑着。担忧之余,她告诉记者要好好感谢周权、许天民等8个好心人,“孩子上次手术全靠他们来无偿献血,否则手术都不能做。” 爸爸陈某在电话里告诉记者,欠的部分生活费已经给了母女俩,医疗费则实在无力承担。 “妈妈,你不要再怪爸爸了,我现在身体好多了,他只要能来看看我,和我一起过一个快乐的‘六一’儿童节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小靓闪着大眼睛安慰着妈妈。小靓还说她长大了要当律师,因为当律师能运用法律伸张正义,“不仅可以帮助别人,也可以帮助自己。” 小靓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吗?病重的她,还有机会实现她的律师梦吗?
|